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Yangguang.com推出了“声音党史日历”,用声音带你走过百年。
[党的历史上的今天]
1936年10月22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军在宁夏西吉县太保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的长征胜利。这支历经千辛万苦的红军雄狮,终将成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国民革命胜利的钢铁洪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视之。山满细浪,乌蒙满泥球。风沙打云崖暖,大渡桥隔铁索寒。我更高兴有山有千里雪。三军之后,我将尽我所能。”
1936年10月22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军在宁夏西吉县太保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的长征胜利。广为传诵的毛泽东的《七律与长征》,是红军长征精神的真实写照。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第一步从江西瑞金出发。
斗湘江,渡乌江,飞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原…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红25军、红4军和红2、红6军团主力,转战十几个省,越过滔滔激流,征服雪山,越过茫茫草原,冲破各种封锁。
在漫长的征途中,红军战士与敌人进行了600多次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河流,翻越了40多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就有20多座。他们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松潘草原,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的极限。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这只经过千锤百炼的红军雄狮,成为最终赢得抗日战争和国民革命胜利的钢铁洪流。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长征永远在路上。85年后的今天,硝烟已经散去,我们依然要铭记那些血与火的日子,不忘自己的主动胸怀,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陕西日报)
制片人:冯玉·莱文
编辑:莱文
监制:王袁
策划:孙瑞婷
音频制作:通用季峻
主播:晓寒
设计:陈颖
资料来源:杨光。com
本文来自早安心语(www.zaoanxinyu.com),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