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宝宝的3大睡姿,哪个最好?
- 这三个睡觉习惯也要改。
- 婴儿睡眠安全问答
有人说:不掀开被子,你永远不知道婴儿是什么睡姿。
每10个婴儿就有10种睡姿。再美妙的体位,也有三种:趴着睡,仰着睡,侧着睡。
错误的睡姿可能会影响宝宝的颜值,甚至大脑发育。哪种睡姿最适合宝宝?今天,薇薇的妈妈将和你谈谈宝宝的睡姿。
宝宝的3大睡姿,哪个最好?
1.睡觉。
常见睡姿:“青蛙式趴着睡”和“撅着屁股趴着睡”
(来源:网友提供)
美国儿科学会(AAP)不建议趴着睡,因为趴着睡很容易导致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
1岁前,尤其是三个月前不会翻身的宝宝,趴着睡容易堵塞口鼻。严重时,他会因为呼吸道阻塞而窒息。
(来源:微博@北京青年报)
另外,趴着睡觉很难呼吸到新鲜空空气,影响大脑供氧。大脑供氧不足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
PS:如果宝宝趴着睡还撅嘴,可能和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肠绞痛有关。
安全提示:
宝宝还没能翻身就不要躺下,1岁以内也不建议躺下。
如果宝宝习惯趴着睡,但能自由翻转,家长不必特意干预。注意枕头、娃娃等可能造成气流堵塞的东西不要放在床上。
另外,让宝宝趴着睡。
俯卧锻炼背部、头部、四肢肌肉的力量,为后续的翻身、坐、爬、走打下基础。躺着的前提是:宝宝醒着的时候,父母会照顾。
2.躺在你身边
常见睡姿:“飞行式”和“花样体操式”
(来源:网友提供)
不推荐侧睡的原因是:
◆侧睡不稳定,孩子很容易从侧睡变成侧睡,增加婴儿猝死综合症的风险;
◆如果侧睡的宝宝轻微翻滚,家长不注意可能会摔到床上。
很多妈妈认为侧睡可以防止呛奶和吐痰。
吐奶、呛奶与宝宝胃容量小、神经调节功能发育不成熟等有关。喂奶后调整喂奶姿势和打嗝是减少宝宝吐奶的关键,而不是侧睡防止吐奶。
安全提示:
对于不会翻身的宝宝,还是不建议侧睡。
如果宝宝已经自由翻身,就不必过多干预。但如果宝宝长时间侧睡或有轻微的头部倾斜,家长可以适当干预,每隔3、4个小时帮宝宝翻身,左右侧交替睡眠。
3.仰面躺下
常见睡姿:“举高”和“劈开”
(来源:网友提供)
美国儿科学会(AAP)推荐的唯一睡姿是仰卧。仰卧可以有效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的风险。
有些妈妈担心仰卧会导致宝宝平躺着睡觉。只要让宝宝的身体保持仰卧,头部可以左右交替。
另一方面,宝宝仰卧时喜欢双手高举,这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的条件反射动作有关。当她长大后,她会继续放下它们,而不需要太多的干预。
安全提示:
为了宝宝的安全,仰卧是最值得推荐的姿势。
如果你帮宝宝翻身调整几次,他还是会侧卧,说明宝宝的身体已经很灵活了。这个时候,不介入是可以的。
这三个睡觉习惯也要改。
1.抱着乳头睡觉。
在新生儿时期,乳头可以给宝宝足够的安慰,但需要注意的是,妈妈在喂奶时要保持清醒,以免宝宝的脸压在妈妈的胸前,影响呼吸,造成窒息。
但是3个月后和奶一起睡会有很多问题:
◆奶睡会出现进食不规律,影响宝宝胃肠功能发育;
◆含奶睡觉宝宝口腔长期浸泡在牛奶中,容易滋生细菌,增加蛀牙风险。
所以,3个月以后,不建议宝宝抱着奶睡觉,或者抱着奶入睡。
2.摇摇睡吧
“摇,摇,摇到祖母桥”…老一辈人喜欢把宝宝抱在手里摇着睡。
但宝宝头大身小,颈部肌肉娇嫩,对头部的支撑力较弱。如果摇晃的时间、频率、幅度控制不好,很容易引起婴儿摇晃综合征,可能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1岁以下的婴儿不应该通过摇晃来催眠。
3.张着嘴睡觉。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张着嘴睡得很香。
其实宝宝张着嘴睡觉可能和鼻子呼吸不畅有关。如果长期用嘴呼吸,会影响外貌结构,越来越丑。
妈妈们可以单层撕一小块纸巾,放在宝宝的口鼻上,测试宝宝是用嘴呼吸还是用鼻子呼吸。
如果宝宝用嘴呼吸,考虑是腺样体肥大、鼻炎等问题,要及时就医。
婴儿睡眠安全问答
问题1:宝宝可以用床罩吗?
不推荐。
好像是为了保护宝宝的安全。实际上,床围与床之间的缝隙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宝宝不小心掉进去了,很难挣脱,增加了窒息的风险。
最安全的方法是选择一个安全的婴儿床。婴儿床的围栏和栏杆之间的间距应小于6厘米。栅栏安装好后,检查一下四周是否牢固。围栏的高度不低于宝宝身高的3/4,但也只是在胸部的高度。如果太低,孩子可能会翻过栏杆摔倒。
问题2:用襁褓包裹可以吗?
宝宝可以用襁褓包裹,这样可以给宝宝一种相对的安全感,减轻一些宝宝的惊吓反应。
如果宝宝开始练习翻身,襁褓会影响宝宝变换姿势,建议宝宝开始尝试翻身,不要再用。
好了,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宝宝睡眠安全的要点:
仰卧睡姿最安全,担心仰卧会扁头,娃清醒时多趴着。宝宝床垫不要过于柔软、被子不过厚,周围不放置柔软物品,如枕头、玩偶等和宝宝同房不同床避免穿着过多,头部不包裹,可以用分腿睡袋
宝宝有哪些「独特」的睡姿?来留言区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文章
记得要“喜欢”~
本文来自早安心语(www.zaoanxinyu.com),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