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镇指的是哪三个地方(武汉三镇分别是怎么来的)

武汉是市,市有三重镇:武昌、汉口、汉阳。

初来乍到时,我误以为这三个地方是武汉的三个区,像是三个“独立”的城区。但实际上,武昌、汉口和汉阳是组成大武汉的三大块,同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隔江鼎立,古称“武汉三镇”,每一个“镇”各有分区,也各有分工。

武昌属于科教中心,绝大多数的武汉高校都在这里。汉阳属于工业中心,汉阳造一直闻名遐迩,直到今天依旧是武汉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汉口自古以来是“楚中第一繁盛处”,一直都是武汉的商业中心。

历史上的武汉三镇发展、历史、文化、规模各有不同。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是汉口,这也是我来武汉,去的较多的地方。但来了快两年了,仍分不清哪儿是武昌,哪儿是汉口,哪儿是汉阳。

如今,唯一能明确分辨的是,武昌有黄鹤楼,汉口有租界,汉阳有归元寺和汉阳造艺术区。虽然我曾多次遥望黄鹤楼,但最喜欢街拍的地方还是汉口。

汉口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东南隔长江与武昌相望,西南隔汉江与汉阳相望,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 历史上,汉口是我国第一个直辖市。民国时期,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成为临时首都。

第一次来武汉时,当地朋友告诉我,如果想拍一些老建筑,看一看武汉繁华,最好是先去汉口转一转。

汉口,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与上海一样,曾是租界,以“东方芝加哥”之名享誉海内外,是我国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接受外来文化的主要门户。

除了武昌黄鹤楼,汉口租界大概是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地方了。从江关楼一直延伸至长江二桥下端,租界的欧式建筑蔚为大观。

20世纪初,汉口可谓繁华气盛,人口达到百万,地位丝毫不亚于如今的大上海,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西方列强凭借种种特权和经济、技术优势,纷纷来此开设洋行,创办工厂。

随着外国银行越开越多,汉口成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中心,成为洋人眼里的一块热土。据记载,20世纪初,汉口洋行已超过百家。而在今天,租界遗存建筑多半是银行、洋行这一类西式建筑,包括少量民居、教堂、酒店、码头货栈、货铺。

但汉口的繁华经济,并不是西方列强来此辟建租界才兴起的。 在此之前就已经是商业市镇,明代中期开始,汉口因商而盛。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是当时盐商聚集地。

一条名为“淮盐巷”的二百多米长的古老小巷可窥一斑。汉口淮盐运销的历史,最早可追溯于明代,《汉阳县志》有相关记载。与之紧挨的汉正街,更是汉口商业经济的重要见证之一。汉正街最初就是由货物集散批发而发展起来的,据资料显示,今天的“汉口”一名就是由当时的陕西商贩而得名。

到了明朝末年,汉口聚集各路商帮,又中转各色货物,不仅成为长江中下游的最大市镇,更是天下四大名镇之一。

随着《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汉口成为租界。英国人首先在这里辟建租界,随后俄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接踵而至。各国的领事馆、洋行、银行、工部局、巡捕房、酒吧间、影剧院、教堂、医院等建筑纷纷拔地而起。

闻名中外的“东方芝加哥”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这个时期的汉口间接对外贸易基本上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在张之洞督鄂期间,汉口的历史发展又迎来另一个重要界标。

在他的领导下,传统商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并由内贸型的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随着外国银行分支机构增多,国内银行开始出现,汉口成为内陆地区的金融中心。除此之外,汉口的工业、教育、交通等多方面也得到快速发展。当时的汉口码头已经变成国际性的大港。

这些方方面面的历史辉煌在今天可见的建筑遗存中, 除了租界,还有江汉路步行街、汉口江滩、汉正街等多地都可体现。不仅是见证了20世纪的武汉繁华,也见证了武汉的兴衰巨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