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是对一个孩子的基本学习生理素质、社会人格素质的良好管理;而家庭教育则是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进行必要的引导性教育。家庭教育不但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更能影响一个孩子一生的教育发展。对于刚刚被送进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父母应该怎么做,很多父母都没有特别的概念。幼儿园老师建议家长要给幼儿园老师一些时间与信任,与老师充分沟通交流自己的孩子,有益于及时解决与老师之间的误会。对于家长提出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也要给予老师信任,及时认识和改进不当教育的行为。
“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已经上了一年了,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和老师有机会交流过心得。”林先生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问王女士:“老师,你们能和我谈谈你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吗?孩子可能是不喜欢上幼儿园,不想参加集体活动的吧。”王女士看起来很平静,但回答很肯定:“每次放学路上,虽然不是天天有机会和老师沟通,但是也有和老师约好的。我知道老师的意思是,我经常带孩子看看他们班级的孩子,给他们一些建议,这样能够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存环境,老师也会很高兴,但是如果孩子经常迟到,不按时入园,孩子的抵触情绪也会容易越来越强。
其实,孩子在学校有那么多不可抗拒的障碍,和家长的“亲子间隔日”也一定不是老师的责任,主要是家长和孩子之间还存在着问题,或者说是一些家庭教育的误区。有些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之间,也会存在一些误区,不注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有些方面就会出现阻碍,导致孩子出现不爱上幼儿园的现象。把焦点集中在学校教育的课本上,忽视和家长的互动。幼儿园的教育属于学习的范畴,同时它又是孩子性格和人生思想的重要塑造阶段。所以作为教育孩子的第一环节,家长对于课本知识、课堂表现的掌控一定要有所重视。
但是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孩子多注重在幼儿园的相处,主动和孩子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促进孩子良好的家庭互动关系。认为孩子和老师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否则就是“讨厌老师”。一些家长会认为老师和家庭就是平等的,这是家长的一种传统的错误想法。孩子和老师之间不是平等的,虽然成天和老师在一起,但是家长却没有从心底上把老师看做是平等的,其实老师是不喜欢和家长有分歧和冲突的。认为孩子在学校是被宠着的,不需要做家务。家长对于老师本身是有一定的期望的,希望老师的方方面面都能够优秀到让自己满意。
本文来自早安心语(www.zaoanxinyu.com),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