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白马非马古代思想家是谁-提出白马非白马的思想家是-_2

  公孙龙。

  1.提出“白马非马”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公孙龙,他的思想的一部分记录在《公孙龙子》中,有6篇文章,提出“白马非马”理论的《白马论》就是这六篇之一。

  2.公孙龙,字子秉,赵国邯郸人,“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诡辩学”的祖师。为名家代表人物之一。名家是活跃于战国中后期,提倡“正名实”学说的流派,即要“正彼此之是非,使名实相符”。名家善于辩论,以进行逻辑分析和探寻思维规律见长,故又称“辩者”,西汉始称“名家”。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史》中将名家分为“合同异”与“离坚白”两派,前者的代表人物为惠施,后者的代表人物为公孙龙。

  3.”白马非马”是古代思想史上的著名命题。公孙龙的论证是这样的:”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①”马”一词是指马的形态,凡是具有马的形态的都命名为马。”白”一词是指白的颜色,凡是白颜色的都命名为白。”白马”是马的形态再加上白的颜色,亦即白颜色的马。可见,马与白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他说:”白马非马”。这是从概念的内涵方面来论证的。其次,他又从”马”与”白马”的外延不同来论证。他说:”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②马一词的外延包括一切马在内,所以黄马、黑马都在内。白马的外延仅限于白颜色的马,所以黄马、黑马不在内。马与白马两个概念既然有这样的差别,所以他说:”白马非马”。第三,他又从个别(个性)与一般(共性)的关系来论证。他说:”白马,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白与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③这是说,白是一切白色的共性,而不是马,马是一切马的共性,而不是白。白马指白色的共性加上马的共性。所以白马并不是马。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