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祥,1948年生,原是昆明市西山区富善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因坚持30多年保护养育他长大的滇池,被评为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他是以一种朴素的感恩精神,去执着地保护大自然的。
张正祥
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张正祥的感人事迹。
一.滇池和西山养活了孤儿
张正祥5岁时父亲去世,7岁时母亲走了。此后,两个弟弟又先后死于三年自然灾害中,他沦为了孤儿。到10岁时,这位村子无人照顾、屡被大孩子欺负、备受歧视的孤儿,选择离开家,走进距家8公里外的西山。
张正祥春秋住树上的小窝,夏冬住崖上的山洞,他就这样悠然自得地在山上度过了3年。是这片山水养活了这苦难的孤儿。于是,小小的他暗下决心,一旦有能力,会好好地守望并回报这片山水。
“亲生父母虽然给予我生命,但是滇池西山对我有养育之恩。谁伤害它们,我就跟谁过不去……”这种观念,影响了张正祥的一生。他那种在外人看来执着甚至有些偏激的环保行为,源于一个孤儿幼小时那种单纯而朴素的感恩思想。
普通村民张正祥
14岁那年,张正祥下山回到富善村,以在滇池打鱼为生。靠着好心人的帮助,他学会了写字、读书,19岁时还当上了生产队长。之后,他给村民们立了一条规矩:不许在滇池里洗衣服、倒污物,不许砍伐西山上的树木。张正祥深爱着他的滇池西山,他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玷污他心中的圣地。
二.艰难、执着的30多年环保路
本来,张正祥已经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办起了拥有100多头猪的养猪场,并且当上了万元户。但是从1980年开始,张正祥又走上了30多年艰难、执着的环保卫士之路。其中的原因如下:
滇池四面环山,西部和南面的群山紧靠水面,恰在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磷矿和石灰石,而且埋藏浅、品位高。随着包产到户政策的实施,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瞄上了西山上丰富的物产,盗伐树木的现象十分严重。从此西山出现了很多采石场和矿场。
张正祥巡视滇池
“每天都有很多树木被砍伐。看着一棵棵熟悉的大树消失,我心疼啊……”实在看不下去的张正祥,把自家的养猪场卖了,再次住到西山上,当上了护林志愿者。
为了阻止在滇池边上采矿,张正祥拿着昆明市政府1988年颁布的《滇池保护条例》开始了他的滇池保卫战,他每周绕滇池走一圈,一圈就是126公里,坚持三十载他共绕滇池跑了2000多圈。在那段时间里,张正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滇池边巡查、拍摄、写材料、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2002年1月9日,为了阻止矿主在滇池边的西山上采矿、破坏植被,张正祥只身前往拍照取证。矿主一辆没挂牌的重型卡车径直朝他撞来,结果他七窍流血,右手粉碎性骨折,右眼近乎失明。几天后,他又因逃避另一起追杀,躲入毒蛇盘踞的山洞,并转而躲藏进矿山滑崩的裂缝中……
张正祥在展示滇池边的采石场和环保志愿者的图片
就这样,在过去的32年间,张正祥花光了所有积蓄,卖了家里的养猪场,妻子孩子受他“连累”先后离他而去。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告倒了160多家向滇池排污的企业,“赶走”了63家大型采石场、好几家准备在滇池边做房地产项目的地产商。
不理解的人称他为“张疯子”。张正祥却说:“不是我疯了,是那些人疯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疯得只知道钱了。”黑恶势力打压没能动摇他保护滇池西山的决心,由此激发出的仇恨,让他发誓要用捡回来的半条老命,与矿主们来场你死我活的战役。
三.引起政府的重视及社会的关注
随着全社会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随着国家环保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张正祥保护滇池的事迹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媒体也纷纷进行了报道。与此同时,在滇池边非法开矿带来的危害和治理保护滇池环境的重要性,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张正祥在滇池边
2003年1月14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直接干预和当地政府的努力推动下,滇池自然风景区内33个大、中型采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全部被封停。
更让张正祥兴奋的是,2006年昆明市政府出台了《滇池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等治理滇池的方案,按照规划2008年至2020年间,中央和云南当地政府对滇池治理的投入将突破800亿元,滇池的治理将迎来一个崭新阶段。
在很多人看来,张正祥近乎偏执的环保努力,和滇池污染屡禁不止的现状构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和反思。一名网友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正祥只是一个普通村民,却不畏艰辛,几十年来始终如一关爱保护母亲滇池,这不仅与他童年的苦难经历有关,更是一种感恩的社会责任感。张正祥的行为足以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人物”张正祥
“希望有人接替我。或者,我不用战斗人们就能自觉保护滇池了。那么,我就算死了,也会笑醒的。”张正祥曾经动情地说过,英雄值得崇敬,但“孤胆英雄”现象发人深省。
张正祥还缺少足够的社会力量作为他强大的后盾。他本人已做好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准备,但当他停下脚步,滇池的环保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和威胁?
四.笔者评说:
滇池卫士张正祥,是以一种朴素的感恩精神,去执着地保护大自然的,他不畏强暴、不顾个人与家庭的安危,长期执着地环保行为,值得人们感动与敬佩。
我们应该提倡这种朴素的感恩大自然精神,像张正祥那样,坚决地与一切破坏环境、违反生态的行为作斗争,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诊断,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江山变得更加美丽。
滇池边快速发展的昆明
“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本文来自早安心语(www.zaoanxinyu.com),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