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杂家,后做诗人》
写诗,只能视为一个爱好,千万别妄想用它去沽名钓誉,成什么名,做什么家。更别指望凭什么一首诗,几篇词去谋取衣禄金钱和地位。
诗人,说穿了,就是比一般人说话说得雅,说得真,说得通,说得顺,说得好听,说得准确和精炼,如此而已矣,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技艺,没什么神秘。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一首诗呢?我认为功夫不在技巧,而在诗外。诗外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要做诗,先要做好一个俗世生活的杂家。
一个杂家,就是文史哲,天文地理,医道八卦和形形色色的俗世生活,你都要涉猎一下,懂得一点,不说精通,至少要触类旁通。
再就是读书,不能只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还要读些语法,修辞,形式逻辑之类的文字工具书,知道什么叫主语,谓语,宾语实词虚词。
有了基本的文学底蕴,接下来就是写作材料的积累了。文学是人学,诗歌是文学的范畴。写诗就是写人,写生活。不懂人,不懂生活,怎么能够写诗?
而要写诗,写诗的人首先要饱学,要有气度和自我修炼。历史上的大诗人,无论中国的李杜苏辛,还是俄国的普希金,菜蒙托夫,德国的歌德,或英国的拜伦,印度的泰戈尔,都是胸襟博大,极端热爱生活的人。
他们不但是文化人里面的巨匠,更是俗世生活的挑战者和实践者。不但见多识广,心胸宏大而且富于人文情怀。随便数一个人,他们好像都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一张嘴便可口吐莲花。
为什么现在文学院的专家,大学里的文科教授写不成诗?不在于他们不懂文法,是太懂文法了却看不起贩夫走卒阶层的底层生活,于是只能坐而论道。可是诗歌这东西,又偏偏要求内容要有人间烟火味。
没有人间烟火味,诗歌究竟要表现什么,歌领什么,批评什么?就没有方向了。于是硬鱉就只能从文字到文字,从臆想到臆想,不是无病呻吟,就是空洞地充斥着叫喊。这样写,哪怕文词再美,语言多么华丽,能有什么意义?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春天。做个诗人,如果不用谁确的语言,真实咏叹,歌颂生活里的美好事物,歌颂時代的主旋律,就只能定义为附庸风雅,写得再多,哪怕行文规范,文笔优美也于家国无用,还不如不写。
所以,要做诗人,要写好诗,我的浅见是,首先要饱读文史哲方面的各类著作,先用知识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再去拥抱世界,拥抱生活,从生活里吸取创作的养分,才能感受時代脉搏的跳动。从而使诗歌写出世界的真,善,美,批判到社会的假丒恶。
因此,要写好诗,我认为先要去做一个什么都能烂熟于心的杂家!然后才是技巧。
接通天道,每天读经,心存感恩,一切恭敬,无私无我,心如明镜,灵感闪现,下笔诗成!
本文来自早安心语(www.zaoanxinyu.com),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