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到厦门要多久(泉州到同安多少公里)

【闽南语。com]

什么是高速公路?1997年12月,福建第一条公路夏泉高速公路泉州段建成通车后,泉州人对高速公路有了清晰的概念。它改写了泉州乃至福建省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助力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快车道”。

之后的20年,泉州的高速公路网越来越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一次次升级突破,助力经济发展一年比一年好。截至去年底,泉州已有13条跨越式高速“龙”,总里程653公里,密度约6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发达国家和沿海省份平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高速出入口总数为50个,占福建省总数的近六分之一。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线到网,泉州已初步形成“一环两纵三横联络线”的公路骨架,连接莆田、三明、厦门、龙岩等周边城市,可进入北至长三角、南至珠三角、西至内陆省份,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人民生活进入“高速时代”。

泉州湾大桥(陈英杰摄)

厦厦高速公路的建设,开启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新篇章。

1991年春,国家计委批准建立夏泉高速公路。1992年11月26日,省里决定先开工一段路,即H合同段软基试验段,位于晋江池店,长2.7公里,由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承建。

如何才能建一个软基段?省内没有先例,施工单位也没有经验。因此,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和华侨大学组成软基研究组,开展高速公路软基综合处理试验研究。“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软土地基的处理试验、测试和观测,获得可行的科学数据,然后在全线推广。”时任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总经理的陈江说,试验段软土厚18m,施工中采用了换土、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水泥搅拌桩等多种方法。“最终,经交通部专家组鉴定,实验研究成果可以达到世界水平。”

1994年9月,这条被交通部列为第一批八五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高速公路破土动工!这是泉州首条高速公路,也是全省高速公路的“零突破”。是发展大业,民生大计。不言而喻。这条路线是由省里资助的。当时由省交通厅牵头驻地监理,抽调骨干力量组建施工队。陈江说,施工单位和负责施工的部门也选派了精干人员,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他回忆说,当世行特别代表雷干宇率团来全州考察夏泉高速公路晋江段的建设进度时,“我们心里很有信心。总体而言,夏泉高速公路全州段建设进展顺利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世行派出的监督者是两位外国人——来自丹麦的纳尔逊和格尔森。

在万众期待中,1997年12月15日,夏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此,泉州公路交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以前从泉州到厦门,只能走324国道,路窄,岔口多,路程至少要2个小时。厦漳高速通车后,道路宽敞,路况良好。时速100公里让泉州人真正感受到了“飞一般”的感觉。

工人正在夏泉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奋战(市交通委供图)

厦漳高速公路建设第三年(1996年11月20日),福泉高速公路也加入建设行列,开工仪式在鲤城区城东镇(现丰泽区城东街道)工地举行。福泉高速公路采用不同于夏泉高速公路的建设模式,由省政府和泉州市政府共同出资,以泉州为主建设。1999年,福泉高速公路泉州段试运行。泉州、厦门、福州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人员往来、经济交流更加密切。

随着泉州经济的发展,这两条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它们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进行了改扩建,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八车道,时速提高到120公里,日最大通行能力从5万辆提高到10万辆。这两条公路共同构成了福建沿海的经济大动脉,当时被纳入国家‘7918’公路网。陈强手握几件宝贝。

10年建12条高速。

如果说夏泉高速和福泉高速拉开了全州高速建设的序幕,那么建设的高潮应该是在2006年至2015年。市交通委副主任黄俊捷告诉记者,在此期间,泉州建成通车的有泉三、夏泉扩能、福泉扩能、南汇、津市、晋安、石楠、甬温双拥段、甬温仙涌段及沈海复线仙游至金涛段、泉三高速安溪连接线、泉州湾大桥等12个项目。下沙高速公路安溪段、德化段建设全面启动并竣工。

公路建设者深知,公路建设越多,肩负的责任越大,对质量的要求越高,容不得半点差错。大家都辛苦了,大家团结在一根绳上,尽最大努力“保持交通畅通”。黄俊捷说,泉三高速建设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观音山隧道B路施工难度大,成为全线“瓶颈”路段。面对困难,当时由市交通局主要负责人牵头,每晚亲临现场,详细了解每一项进展,与大家共商解决之道;代表负责人“以车为床”,扎根工地,实时协调调度。泉三高速泉州段全线贯通后,将进行一些收尾工作。为避免司机误上高速造成安全隐患,市县两级交通部门全部出动,在高速枢纽、出入口24小时值班,周末不休息。

毫无疑问,高速公路从纸面走向地面,前期准备工作也至关重要。一条高速公路往往要经过20多个专项审批才能进入建设阶段。2000年,泉三高速提上日程后,项目前期工作负责人被同事戏称为“空中飞人”。原来他经常“飞”到北京,有时一个月要去北京三次,就项目前期工作与几个部门协调沟通。

县县高速公路为产业发展铺就“黄金通道”

2012年12月31日对泉州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一天,晋安高速、津市高速正式通车,石狮、安溪也被纳入高速公路网。全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为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群众致富铺就了一条“黄金通道”。

县县高速的好处是,县(市)政府所在地15分钟内,大部分乡镇半小时内,部分偏远乡镇1小时内可以上高速。县县高速关系到全市发展全局,更关系到千家万户,带动效应明显:贯穿泉州沿海主要县(市、区)的夏泉高速、福泉高速形成沈海高速泉州段,一直是泉州乃至福建最繁忙的高速公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沿海经济大动脉;全长17.55公里的泉三高速公路从泉州出发,从沿海向山区延伸,途经6个县(市、区),带动更多的产业、技术和信息流向山区。物流中心、农副产品加工区和特产加工区、旅游景点等。沿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开工建设绕城高速的南汇高速,串联起泉州、南安、惠安,也是泉州火车站、泉州港集疏运的快速通道。晋安高速、晋石高速结束了安溪、石狮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帮助县内特色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在县县通高速的基础上,高速建设者们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朝着“路网更顺畅、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善、覆盖更广泛、出行更便捷”的方向更进一步,持续攻关:莆永高速泉州段使永春、福州进入“一小时经济圈”;石楠高速,加快南安南部三镇融入南安全州城市发展格局;沈复线南安仙游至金涛段,构筑泉州对外联系的又一条“竖线”;三条高速安溪连接线将安溪纳入泉州半小时都市圈;泉州湾大桥将环湾两岸的距离从27公里缩短到9公里,驾车穿越仅需8分钟;厦漳高速安溪段、德化段贯穿整个泉州西部,方便安溪、德化偏远乡镇快速到达泉州市区和厦门。

克服施工困难“穿越山海”屡创新高。

泉州依山傍海,山峦起伏,山谷盆地星罗棋布。要攻克很高比例的桥隧工程,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攻克工程技术难关。刘义庆,泉州湾大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任夏泉高速公路软基试验段项目经理,参与了泉三高速公路和泉州湾大桥的建设。他曾经遇到过一个“拦路虎”,那就是夏泉高速公路深州大桥南岸的主桥5号墩。施工现场的岩石抗压强度很高,所以在当时的施工水平下打桩非常困难。“我该怎么办?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实验,选择合适的专用设施,这块‘硬骨头’是很难啃掉的。”他说,现在打桩还是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技术水平比过去高了。

“每条高速公路都有自己的困难和特点。我们能做的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刘义庆说,面对工程技术难关,高速建设者们总是知难而进,不断创新突破——泉三高速荣获2017年中国土木工程最高奖詹天佑奖,填补了福建交通建设工程在该奖项中的空白;莆永高速共有桥梁46座,隧道22座,其中3公里以上特长隧道10座,达到32377米,总桥隧比61%,为泉州高速之最。建设者们攻克了技术、资金、进度、移民安置等一系列难题,在大山里修成了这条“天路”。

2015年建成通车的泉州湾大桥,如今已是泉州的醒目地标。当年修建时,施工单位与时俱进,让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发挥主导作用,确保了这座全省第一、全国第六长的跨海大桥顺利通车。对于该桥难度最大的主桥,为缩短复杂海域作业时间,降低施工风险和难度,主桥主梁采用干拼装节段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工艺复杂,安装难度大,精度高,工艺国内首创。”刘义庆说,由北向南飞的长虹主塔高达157.1米,是目前全州最高的桥梁建筑。

时间已经到了2017年,泉厦漳城联盟路泉州段正在建设中,创新不断——开启新的投融资模式,引入PPP模式,成为泉州首个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减轻政府投资压力的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高速公路发展。目前,这一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应用了26项国内先进的“四新技术”,而现场党建、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新理念、新技术走在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前列。

马不停蹄的发展增加了180.47公里的计划里程。

从地图上看,泉州周边的高速公路网有三个“环”:由南汇高速、泉州湾大桥、津市高速、沈海高速、泉三高速组成的“小环”;由南汇高速、泉州湾大桥、津市高速、沈海高速、石楠高速组成的“中环”;南汇高速、泉州湾大桥、津市高速、全荃高速。“现在‘小环’和‘中环’都是封闭的,‘大环’也将在明年年底和明年年初贯通。泉州综合交通格局呼之欲出。”黄俊捷说,高速公路可以与普通公路“结盟”,实现“门到门”、“村村通”,让便利到达千家万户。

泉州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市交通委供图)

现在是一个以高速为主导的时代。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人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高速公路。哪里有高速公路,哪里就有发展。泉州高速的建设并没有停止。着眼于网络的优化和拓展,高速公路网的辐射将更加深远。泉州新修编高速公路规划中,泉州规划里程180.47公里(不含改扩建124.96公里),占全省的27.43%。目前,纳入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国高网春南线永春互通-唐城枢纽、国高网下沙高速公路唐城枢纽-德化枢纽改扩建工程预计今年开工,沈海高速公路福州至厦门扩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也正在推进。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我们的步伐会越来越快,我们的视野会越来越远,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会越来越近。(记者吴、通讯员林永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