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竹笋的种植方法,竹笋怎么栽-

  楠竹,也被人们称之为毛竹。它用途广泛,从头到尾都是宝:竹枝用来做竹扫把,是环卫工人以及农民晒稻谷时不可缺少的工具;楠竹的原竹在建筑、造纸、手工艺、日常生活用具方面的用途也是有目共睹。

  而这如此用途之广泛的楠竹,它来源于竹笋,竹子与竹笋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竹笋产量越高,越有利于楠竹的产出,而楠竹管理越好,竹笋才会越多。那么,楠竹如何栽种才能提高竹笋产量?细妹就由以下三个方面给大家讲讲,以供参考。

一、想要楠竹笋产量高‖挑选土壤、地势是关键

  楠竹根系发达,地下竹鞭钻土能力强,而这竹鞭正是生长竹笋的母竹鞭。以山里人的经验来看,越是沿着山坡往下,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少岩石地段的竹子,越是生长竹笋多而且大个;而跟着山坡越往上,到了岭上土层坚硬贫瘠的地方,竹笋不仅少而且还小,长出的竹子也是竹节密而肉薄。

  由此可见,想要提高竹笋产量,选择种植地是先决条件。种植楠竹理想的地理条件应该是:海拔1000米以下、土层深度不低于30㎝,比较疏松的黄泥土山坡,山坡不宜太陡,太陡的山坡种植竹子,到了冬季下雪天,容易造成整片竹林连根翻起。

二、想要楠竹笋产量高‖移栽方法有讲究

  (一)选择适宜移栽楠竹的年份、季节

  什么样的年份、季节才适宜移栽楠竹?举例:2019的冬季是咱们村的楠竹冬笋“当年”;2020年的春季是咱们村的楠竹春笋“当年”。那么,从2019年的冬季末直至2020年的春季,这个季节就是移栽楠竹的有利季节。

  (二)如何挑选、获取种竹

  挑选种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挑选种竹:从楠竹长势好、竹叶茂密,历年生长竹笋多并且是“当年”的楠竹林中挑选,挑选预计用于移栽的种竹外径约20~25㎝即可,太大不利于搬运移栽。

  2.挖取种竹:竹兜上面的竹鞭应保留1.5~2米长,刨挖时一定要小心保护好竹鞭上面的侧芽,此时的侧芽就是种竹成活后的竹笋。种竹挖出来后需将其第4~5个竹枝往上的部分以斜口的方式截断,用塑料膜扎紧伤口。

  (三)楠竹栽种方法

  1.挖主种植坑时,以获取到的种竹竹兜大小为依据,大小、深浅以放了底肥还能放进种竹盖过竹兜即可;另外,跟着主种植坑,还需刨一条小沟将竹鞭“埋好”,小沟的深度需20~25㎝。

  2.种好之后,将刚刚覆盖的松泥土踩紧压实,再用三根小木棒或者小竹子将种竹支撑保护,以免人畜将种竹搬滚。

三、想要楠竹提早成林、提高竹笋产量‖栽种模式有讲究

  在我们山村里常用的楠竹栽种模式有[玉米与楠竹混种模式]

  (一)玉米与楠竹混种的好处

  1.玉米:玉米对土壤选择比较挑剔,有一种“喜新厌旧”的性格,开垦一块新地种玉米最多只能种3~4年就要抛荒。

  2.楠竹:楠竹恰恰与玉米相反,除了第一年移栽时竹鞭上带去的侧芽长成竹笋直至变成楠竹以外,第二年是空闲的(因楠竹大小年的原因);到了第三年,第一年长成的楠竹已经变成母竹可以生长竹笋了。

  这样相互利用,既节约了人力还给楠竹快速成林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混种模式,一般到了第五年的春天,就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竹笋了。

  (二)玉米与楠竹混种方法

  1.楠竹:头年的12月到翌年的2月均可种植,种植楠竹前必须炼山开垦,以免炼山时烧坏种竹。种植密度,亩种植13~15株楠竹种竹即可。

  2.玉米:玉米种植和平时常规种植方法一样,该咋种还是咋种,楠竹与玉米之间没有任何影响。一般山村里大多习惯种中熟玉米品种,每亩3900~4200株,5月中旬开始播种,6月中下旬匀苗,7月初追肥培土,9月底可以收玉米,如此循环3年。

  (三)后期期管理

  1.第三年:又是楠竹“当年”了,每根楠竹可以至少生长3~5根春笋变成楠竹。这时就要看如果没有成活的趁着“当年”,赶紧给补种。

  2.第四年:放弃玉米种植,冬季用割草机将杂草彻底割干净覆盖于楠竹周围,既可给楠竹保温又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3.第五年:已经是种植后的第二个“当年”,8~9月可以每根楠竹给予200g复合肥,再用第四年的除草方法将杂草清除干净,翌年春天即可冒出均匀的春笋了。楠竹真正整片成林,要到第7至第8年。

  总结:综上所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黄泥山坡地,楠竹与玉米混种,能使楠竹提前成林,提高楠竹笋的产量。

  我是山村细妹,一个从小在竹林中长大的山村农民,希望我的种植经验能帮到有需要的人。如果您也热衷于三农话题,细妹有回答得不够全面的地方,欢迎一起补充探讨。

  培土施肥砍掉一部分老竹即可提高产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