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开学了,很多家长开始给孩子安排体检。看着墙上贴的考试项目,家长只觉得眼前一片花开。这是什么微量元素检查?孩子一定要做吗?平时去母婴店,总有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会影响孩子的身高,睡眠,吃饭。父母虽然不知道,但还是会愿意为孩子的好付出。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微量元素检测不得作为体检等一般调查项目”。
其实早在2013年,新疆就已经出台了相关通知,只是知道的人少。此外,当父母发现孩子的健康问题时,他们会变得盲目。正是商家抓住了这种心理,导致很多家长被骗。
微量元素到底该不该测,我们来听听家长们的看法:
“我觉得检查一下也没什么。我对孩子的身体有个大概的了解。作为家长,我可以放心了。不然我怎么知道孩子缺不缺?”
“孩子不老实睡觉,嘴唇经常脱皮,头发发黄。真的少了什么吗?好担心”
“只要孩子吃得好,还能缺什么?都是骗人的!”
……
可见很多家长不知道要不要测,抱着测一测心理安慰的想法,最后还是会选择测。看似可以知道孩子身体缺什么,其实意义不大。原因有三:
1.含量很少,不到0.01%。如果测量方法不准确,就无法知道孩子到底矮不矮。有些母婴店声称捏手指就能知道结果。恐怕他们最后只能衡量“孤独”了。也是空白支票,没有参考意义。
2.孩子身体处于发育期,铁、锌、硒含量不稳定是正常的。再加上有时候脾虚,吃零食喝水少,身体肯定会出一些小毛病。与其给他检查微量元素,家长还不如帮孩子好好吃一顿。营养全在饭里,饭好了就不缺营养。
3.一般儿童不需要测量,除非诊断需要。比如挑食很严重,有吸收问题,怀疑代谢异常,其他情况不用查。有些民营医院和母婴店,前脚刚检查完就给你卖产品。这种营利性的检查是不必要的。
查出微量元素不足并不代表孩子缺乏营养,因为它的含量很少,不要被商家的宣传所欺骗。如果孩子不想缺这缺那,家长可以这样做:
教孩子好好吃饭,学会独立吃饭,不要同时做两件事。家长可以和孩子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讲一些关于蔬菜的小故事,这样孩子就会对吃感兴趣,感受到吃的乐趣。
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饮食。不要因为大人不喜欢而拒绝烹饪,也不要通过大人的话来描述他们对某种食物的喜好。如果孩子不喜欢某些蔬菜,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尝试或改变他们的做法。同时也要告诉孩子挑食的危害。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的营养。如果长期不吃,一两种营养元素肯定不足。
除了三餐,家长还要给孩子提供水果和牛奶,十点或四点就可以吃,防止孩子因为太饿而吃了很多零食。晚餐不宜暴饮暴食。有些孩子晚上睡不好,容易出汗。是因为吃多了让他们胃疼,而不是因为缺钙。当孩子发现自己不想吃饭,头发变黄,嘴唇干裂的时候,不要先想到缺了什么。现在这个社会很少有孩子缺乏营养,更多的是营养过剩。要带他们去检查有没有积食脾虚。
三岁前的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和维生素D。父母不应该给孩子买营养品。吃饭玩耍后,要提醒孩子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一定要控制孩子吃零食,不管是饮料还是甜食,以免影响正餐。
总之,孩子过瘦、过矮、经常生病,通常与饮食有关,而不是缺乏微量元素,家长要理性对待。只要孩子吃好饭,头发黄、睡眠不好、身材矮小的问题大部分都能解决。相反,如果过度检查,但不改变饮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文来自早安心语(www.zaoanxinyu.com),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